編者按:
春蠶吐絲奉獻人間愛,蠟炬成灰點亮溫暖天,這是千千萬萬教師的寫照,是他們“可愛”的見證?;蛟谄h的山區,或挺立在簡陋的講臺,或堅守在貧苦的校園,他們用知識點亮著孩子們的世界,用師德師風鑄就著教育戰線的風骨,用心血和汗水譜寫著教書育人的時代強音。他們是社會的榜樣,是教師的典范,是最可愛的人,我們尋找、發現并學習他們,向他們致以敬意的同時,讓大家以他們而自豪。灑向教育都是情,是那些恪守師德、無私奉獻教師們的付出,也是邵陽市教育基金會在各項工作開展中的宗旨。為貫徹省教育基金會部署,營造“黨以重教為先、政以興教為本、民以支教為榮、師以從教為樂”的良好氛圍,弘揚校園正能量、倡導講壇新風尚,邵陽市教育基金會部署開展“邵陽最可愛的鄉村教師”評選表彰、救助特困教師等活動,以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、示范作用,用關愛溫暖勤于教學而忘我的教師們,用真情推動邵陽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。在第29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,本網從今日起,連續推出一批“最可愛的鄉村教師”典范,向全市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”們致敬!
蘭立眾在手把手教孩子打乒乓球
新寧縣飛仙橋鄉羅源小學,兩層樓,兩個年級,兩名老師,一年級7人,二年級5人。這個曾經最多時擁有過200余名學生、涵蓋幼兒園到六年級的小學,如今已沒有了往日的熱鬧,而就在長期以來的清貧和艱苦中,蘭立眾在堅守著,從青春年少到暮年,從曾今渾身是勁到如今步履艱難。他教著兩個班的數學,思想品德還有音樂課,他是學校的校長。
“我這種情況恐怕不能再教書了?”
6月20日上午,從二樓簡陋的辦公室走進一樓的教室,他花的時間遠比一般人多。步履蹣跚、扶著樓道扶欄,一瘸一拐地行進著,在教室里,在學生中間。前些天,困擾他十幾年的痛風轉移到了右腿上,腫脹的膝關節,讓旁人能感受到他站在講臺上的痛。
十幾年來,痛風不時在手腳關節處發作,讓他飽受其苦。“一般是站著上課的,實在受不了就坐一會。”不管是放棄需要長期治療的中藥配方,而改成能短時間緩解疼痛藥物,他為的就是能站在講臺上,為孩子們好好上課,讓孩子們看到一個堅強的老師形象。
右腳如此,而他的左腳上的一條長長的疤痕也同樣見證著他經歷的痛苦。
2010年6月30日,學校即將放假,他趕到縣城為孩子購買將發給成績優秀者的獎品,在回來的途中,離學校約6公里的山路上,他和以前曾教過的一名學生駕駛的摩托車在拐彎處相撞。于是,他的災難開始了,直到如今還有時出現忽然暈厥的現象,曾經活絡、聰慧的頭腦也大不如前了。
右腳的痛風、左腳上的傷疤見證著蘭老師的苦痛
李賢芬是蘭立眾的妻子,從1986年開始就將家搬到學校一直照顧他的堅強女子,回想起他受傷的那一幕,依然感慨不已。“看到他時,已經在救護車上了,眼睛里、鼻子里都是血,左腳膝蓋被撞開,胯骨脫臼,腫脹的臉讓我都不認識他了。已經昏死過去了,當時感覺像天塌下來一樣。”李賢芬神情凝重。兩天兩夜里的昏迷不醒,從縣醫院轉到市醫院的危急狀況,還有當晚5個小時左右動手術時的煎熬和焦急,讓李賢芬心力交瘁,也讓她在丈夫住院后的前幾天徹夜難眠,以淚洗面,直至聲音嘶啞講不出話來。
“第二天,他依然沒有醒。”當醫生在病房問誰是蘭立眾家屬時,李淑芬雙腳發軟、不敢應聲,因為她擔心聽到自己不愿也不敢聽到的病情通告。直到第三天,當醫生說蘭立眾病情有所好轉時,她揪著的心才稍稍松了一些。在住院期間,讓李賢芬還記得的一句話卻那樣讓人心酸和肅然起敬:“他費勁地輕輕問了我一句最希望得到我安慰的話,‘我這種情況恐怕不能再教書了?我好擔心’”話語間,李賢芬的眼眶紅了起來。
暑假過去,蘭立眾并未完全康復,洗澡、洗臉還要妻子照顧著,但在開學的第一天,他那般準時地出現在教室里和講臺上……
“不好好教孩子,怎么對得起鄉親們”
1959年5月出生于世界自然遺產地湖南新寧崀山的蘭立眾,1978年被聘為飛仙橋鄉羅源學校民辦教師,1983年武岡師范畢業分配到崀山中學任教,第二年主動申請到距離鄉政府所在地15公里外的羅源村擔任小學教師,并一直堅持至今。
“學生在身邊,看著他們高興,我就高興。”他如此說。在以前歲月中,他讓學校教師們感動的事情很多,其中一件事情那般讓人難以忘懷。那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,工資微薄的他,竟然將自己的工資和學校幾名代課教師一同平分。對于妻子的不理解他只是說了一句,要把學校搞好,我們就得同甘共苦。”
現在學校唯一的同事付長青,當時還是民辦教師的他就曾經分到過蘭立眾的工資。他這樣說自己的老搭檔、老領導:“為人謙和,工作一絲不茍,對教師要求嚴格,對大家很關心,在他的感動下,大家活力十足、凝聚很強。”他還記得蘭立眾在工作之余帶領教師義務為村里修公路,還記得他常??匆娚铰飞嫌行暇陀檬^、土塊填平的場景,還記得一個人把公路旁的枯枝、茅草清理干凈、冰凍天氣在路上鏟冰的身影……
用了21年的“鈴”
以前他對代課教師和其他同事是那般嚴格、關愛 。為留住優秀的代課教師,他以情動人說過“都是本地人,不好好教孩子,怎么對得起鄉親們。”做過平分工資的“傻事”,讓代課老師最多堅持在這個清苦的學校11年;但他卻也“無情”過,一些代課教師因為素質不高、教學水平低等等,被蘭立眾客氣地“請”出學校;嚴格地檢查老師的教案、備課本還有閱卷等等,所以學校一度獲得過許多榮譽,到如今教學成績還是中心學校學校同類班級中前列。已然沒有了當初來學校前落后的狀態。
1990年自己出資2400多元硬化操場,將通往學校常常的陡坡路硬化,將一座溪上的小橋搭建起來……付出了心血和錢財,也彌散著真情和關愛?;蛟S很多人不會忘記,在20多年前,為了將一個原始的大糞坑進行改造,他一個人在糞坑中將糞便掏干凈以方便施工的情形;或許畢業后的許多學生,不會忘記,在下雨、下雪的天氣里,他背著自己上山、下山的過程。
“孩子是我的希望,我也是孩子的希望”
“孩子是我的希望,我也是孩子的希望”、“不累,沒有得病和受傷前,渾身是勁”、“看著他們成長成才,是我最開心的事情”、 “對家人有愧疚,妻子跟隨自己這么多年來,我甚至都沒有給過她100元的整鈔,家里的事都是她一個人承擔。”
“我沒有任何家業,但卻有一筆財富,那就是有許多已成為博士、老板、事業有成的學生,有許多至今還感念著老師的學生,還有這些天真可愛的學生”……
二樓的過道上,懸掛著用了21年的上下課鈴,是一個破舊的汽車內鋼圈,那是他在一家舊貨店淘來的。他的臥室里,一臺小風扇、一個舊衣柜、一個快要散架墊著木塊的床,是他自己購買的家具。
孩子的快樂,是蘭立眾一直以來的心愿
“注入式教學、到引導式,再到探討式,是教學的趨勢。”他的話語里有著對教學的責任感和創新儀式。還有那一摞讀書筆記,《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活動的學習心得》那時2009年寫的,第一篇就是“端正思想愛崗敬業”;《課堂改革與課程評價》那時2006年記的……
苦過、累過,甚至被撞傷過,卻沒有一絲后悔,有的都是對孩子的關愛。對于那個撞傷自己的學生,他的言語里沒有埋怨,而是關心:“不怨他,只是希望他以后謹慎點,不要再給別人帶來傷痛。”依然是老師的心。
新寧縣教育局黨委委員、政工股股長伍桄宏這樣說:“蘭老師默默奉獻、堅守耕耘的精神是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榜樣,他以教師為榮、以教育為樂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。”他走訪過蘭立眾的妻子,了解過附近的村民,與他的同事溝通過,他最大的感觸就是五個字“遠、長、苦、好、樂”,分別詮釋著蘭立眾堅守學校的偏遠、堅守崗位的時間、學校條件和個人的苦楚、教學質量和為人的好、還有在他身上的樂觀與豁達。
【作者:劉芳軍 陳孝華 肖一鳴】
【來源:邵陽新聞網】
【編輯:李慧蘭】